收藏本站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ENGLISH  |  中国科学院  
首 页 新闻速递 科研动态 实验室年报
  当前位置:首页>开放交流>交流动态
 
非地幔柱海山成因新解:不均一地幔向洋脊方向流动
作者:   |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1   |   【打印】 【关闭

2025327日,岩石圈演化和环境演变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“岩石圈与环境论坛”2025年第8期(总第315期)学术报告会。本次报告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鹏远,他带来了题为“不均一地幔向洋脊方向流动形成近脊海山/海山链及其对全球MORB成分变化的指示意义”的精彩报告。此次报告会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和学生参与。

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提出的地幔柱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年龄渐变的海山链(夏威夷-皇帝岛链)以及体积较大的海底高原(Ontong Java高原)的成因。然而,沉寂在大洋之下的数以万计的海山没有年龄渐变的现象,体积也很小。因此,“非地幔柱成因的海山是如何形成的”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一直悬而未决。郭鹏远副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“不均一地幔向洋脊方向流动”的新理论,解释了近脊海山和海山链的形成机制,并探讨了这一过程对全球洋中脊玄武岩(MORB)成分变化的影响。他的研究不仅为海洋地质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,也为理解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
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,与会者对郭鹏远副研究员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,并在报告结束后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。郭鹏远副研究员至今已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,其中包括在国际知名期刊《Geology》、《EPSL》、《GRL》、《GCA》等发表的多篇高影响力文章。他还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并参与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(IODP)的多个航次。

此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,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,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。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,报告会激发了与会者对海洋地质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,推动了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深入且广泛的思考。


版权所有 ©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29136号-4